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,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
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队以绝对优势包揽已决出的全部四枚金牌,延续“梦之队”的统治级表现,16岁小将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五跳中三跳收获满分,再现东京奥运会惊艳世界的“水花消失术”。

全红婵完美发挥,外国选手叹服
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当晚焦点,全红婵从首轮开始便确立领先优势,第二跳的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获得7名裁判一致给出的10分,单跳得分96.00分,现场观众爆发长达20秒的掌声,第四跳的6243D(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)同样斩获满分,最终以458.20分的总成绩夺冠,这一分数超过她在东京奥运会创下的纪录(466.20分)。
赛后,获得银牌的加拿大选手麦凯坦言:“她的动作像教科书一样标准,水花控制简直不可思议,我们只能在其他颜色奖牌的争夺中努力。”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评价:“全红婵的心理素质比去年更成熟,技术细节也有提升,但未来还需在稳定性上下功夫。”

男双3米板实现卫冕,老将新秀默契配合
男子双人3米板项目中,王宗源与18岁新秀龙道一搭档,以489.75分成功卫冕,尽管英国组合拉夫尔/哈丁在最后一跳追至仅差5.18分,但中国组合凭借第四跳的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奠定胜局,这一动作获得106.68分的全场单跳最高分。
王宗源赛后表示:“龙道一虽然是首次参加世锦赛,但表现远超预期,我们赛前针对同步性做了大量训练,今天的结果证明努力没有白费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龙道一成为继曹缘之后,又一位首次参加世锦赛便夺冠的男板新人。

混双10米台夺冠,中国队实现该项目三连冠
混合双人10米台决赛中,张家齐与14岁小将黄建杰以339.54分夺冠,延续中国队自2015年世锦赛设立该项目以来的不败纪录,比赛中,两人在难度系数3.2的5253B(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)上表现尤为出色,获得91.20分的高分。
黄建杰赛后难掩兴奋:“第一次和家齐姐搭档就能夺冠,像做梦一样,她教会我很多配合技巧,比如起跳时如何通过呼吸调整节奏。”张家齐则笑称:“现在我是队里‘老将’了,带新人夺冠比我自己拿金牌更开心。”

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,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
女子1米板爆冷,李亚杰逆转夺冠
女子1米板项目意外成为竞争最激烈的赛场,预赛排名第三的中国选手李亚杰在决赛最后一跳完成反超,以318.60分险胜澳大利亚名将肯尼1.05分,李亚杰在第四跳的5335D(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两周半)出现失误仅列单轮第五,但最终轮的105B(向前翻腾两周半屈体)顶住压力获得76.80分,实现惊天逆转。
“1米板偶然性很大,我告诉自己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。”李亚杰赛后哽咽道,这场胜利也弥补了她去年世锦赛因伤退赛的遗憾。

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,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
技术解析:中国跳水为何长盛不衰?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代表马库斯·克雷茨在赛后发布会上分析,中国队的成功源于三大优势:一是选材体系完善,运动员从6-8岁开始接受系统训练;二是技术创新,如近年来开发的“屈体入水”技术能减少30%水花;三是心理训练,队内每周进行模拟高压环境的对抗赛。
中国跳水队科研团队首次公开了“AI动作捕捉系统”,该系统能实时分析运动员的腾空高度、转体角度等数据,误差不超过0.1%,总教练陈若琳透露:“全红婵的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过去完成率仅70%,通过AI调整起跳角度后,现在稳定在95%以上。”

展望巴黎奥运,挑战与机遇并存
随着本届世锦赛四金收官,中国跳水队在巴黎奥运周期的优势进一步巩固,但周继红指出隐忧:“男子跳台对手进步明显,墨西哥选手兰达尔在难度系数3.7的109B(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)上已有稳定发挥,我们必须突破难度瓶颈。”
国际泳联宣布,下届世锦赛将增设混合团体项目,中国队有望再添夺金点,而全红婵、黄建杰等新生代的崛起,预示着这支“梦之队”正顺利完成新老交替,正如《游泳世界》杂志评论:“当其他国家还在研究如何击败中国跳水时,中国人已经在挑战自己的极限。”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