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上午7:30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作为世界田径联合会(World Athletics)金标赛事,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(Tadese Legese)以2小时04分3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杨绍辉以2小时08分14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名,创下中国选手在该赛事的最佳成绩,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露丝·切普恩盖蒂奇(Ruth Chepngetich)以2小时18分45秒摘得桂冠。
赛事规模与组织
本届北京马拉松以“奔跑无界,健康同行”为主题,延续了“全马+公益”的办赛模式,赛道沿用经典路线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东城区、西城区、海淀区、朝阳区,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,赛事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志愿者服务、赛道补给等方面全面升级,共设置15个医疗站、25辆救护车及800余名医疗人员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。
为提升赛事体验,组委会首次引入“智能领跑员”系统,通过佩戴芯片的官方配速员为业余选手提供实时配速指导,赛道沿线增设了20个音乐加油站和传统文化表演区,为选手加油助威。
男子组:埃塞俄比亚名将刷新纪录
男子组竞争异常激烈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在30公里后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(Eliud Kipchoge),最终以2小时04分32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(2小时07分06秒)大幅提升近3分钟,莱盖塞赛后表示:“北京的气候和赛道条件非常完美,观众的欢呼给了我巨大动力。”
中国选手杨绍辉表现抢眼,以2小时08分14秒排名总成绩第五位,同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这一成绩也标志着中国马拉松运动员首次在“北马”跑进2小时09分大关,杨绍辉在赛后采访中坦言:“今天的战术执行很成功,未来希望冲击亚洲纪录。”
女子组:肯尼亚选手强势夺冠
女子组比赛中,肯尼亚名将露丝·切普恩盖蒂奇全程领跑,最终以2小时18分45秒夺冠,这一成绩位列今年全球女子马拉松第三快,埃塞俄比亚选手亚勒姆泽夫·耶华劳(Yalemzerf Yehualaw)以2小时19分36秒获得亚军,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4分05秒获得国内女子组第一名,实现个人突破。
业余跑者:全民参与的马拉松盛宴
除精英选手外,本届赛事还吸引了众多业余跑者,年龄最大的参赛者、82岁的李志强老人以5小时58分完赛,他表示:“跑步让我保持年轻,明年还会再来。”赛事还设有“亲子跑”和“环保跑”等特色项目,倡导健康与环保理念。
为保障赛事公平,组委会采用人脸识别和芯片计时双重系统,并对违规替跑行为实施终身禁赛处罚,赛事完赛率达98.6%,创历史新高。
科技与公益亮点
本届“北马”深度融合科技元素,选手可通过官方APP实时查看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并生成个性化完赛视频,赛事还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发起“奔跑一公里,捐赠一元钱”活动,累计筹款超200万元,用于乡村体育设施建设。
未来展望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赵文在闭幕式上表示,北京马拉松将继续对标国际六大满贯赛事,计划在2025年引入更严格的精英选手选拔机制,并增设“破纪录奖金”,世界田径联合会官员称赞道:“北京马拉松的组织水平已跻身全球顶尖行列。”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不仅是一场竞技盛宴,更展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与城市活力,从职业选手的突破到普通跑者的坚持,这场42.195公里的征程,诠释了体育精神的无限可能。